第六百零零四章 文官魁首斗锋机(1 / 2)

推棺 离人望左岸 1945 字 26天前

李秘的到来确实是柳永庆的机会,然而他们也很清楚,光海君能够得到大明朝的册封,正是因为得到了李秘的帮助,可以说,没有李秘,就没有今日的光海君。

没有人愿意轻易打破自己建立起来的东西,而且连他们都不可否认,李昖病危,朝鲜动荡,光海君作为王世子,继承王国,确实是最佳的选择。

但身为朝臣,有时候最佳选择未必就是必选的,管理国家也同样如是,民间也有大才之人,也有经世绝伦的圣贤,是否也可以让他们来接掌国家?

作为国家的实际管理者,他们深知规矩大于一切的道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若果王族都不遵守规矩,又如何能强求臣民来服从王族制定的规矩?

长幼有序乃是古礼,传承了上千年,便是在寻常平民家都要讲究,更何况事关国家的兴旺交替,又如何能够打破古礼?

在这方面,朝鲜文官们简直将大明文官的固执学到了骨子里!

所以,即便明知道来李秘这里寻求帮助,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身为领议政,身为北派柳党的精神领袖,柳永庆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尝试一番。

李秘从这老儒士的眼神之中,便看到了他的心虚,心里也是有些好笑。

虽然他和弟兄们已经破灭了张角和周瑜妄图操控日本,反攻大明的阴谋诡计,但并不代表倭奴们从此往后就不会生出这样的心思来。

朝鲜半岛就是大明的屏障,从战略大局上考虑,朝鲜半岛的长治久安,对于大明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一点在后世的世界格局上,也非常的明显且关键,所以即便没有经历过这些战争,李秘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确实如柳永庆等人所想,在李秘看来,光海君往后会变成甚么样子,还不得而知,但眼下的朝鲜局势,确实没有谁比光海君更适合继承这个王位。

若是让年幼的永昌大君来继承大统,就会造成君弱而臣强的局面,不甘心的光海君又手握重权,少不了争斗,朝鲜反倒要陷入混乱。

虽说如今反对光海君的人也有不少,但大部分都是文官,占据礼法和道德舆论的制高点,却没有像光海君这样在军方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人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并非没有道理的,这些文官也只是斗斗嘴皮子,真想组织武装力量来压制甚至推翻光海君,想来他们是做不到的。

按说李秘见着柳永庆,也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但李秘必须要拿出姿态来,否则往后还真管不住光海君了。

这还是李秘从朱翊钧身上学来的,可以算是帝王之术吧。

若论腹黑,可没谁能够比得上大明朝的皇帝,尤其是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

若李秘不给光海君制造一些麻烦,不让他感受到些许威胁,光海君就会有恃无恐,甚至会忘了李秘的权威,上位之后,会马上脱离掌控。

一个人是否强大,并非看他拥有多大的力量,而是看他能否掌控这股力量。

李秘在朝鲜做这么多的付出,是为了朝鲜能够长治久安,是为了朝鲜能够成为大明能够依靠的屏障,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抵御日本倭奴,还有一个更加长远的敌人!

若白山黑水里头那个民族真正崛起,李秘还需要依靠朝鲜来牵制这股力量!

所以他必须将朝鲜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与其从头开始,再花费大量精力去与柳永庆等人打好关系,还不如直接捏住光海君的脖颈。

想通了这些,李秘便朝柳永庆道:“柳阁老可知道光海君出使大明之时,是谁在照顾使节团?”

柳永庆听得李秘之言,心里已经凉了半截,脸上到底是掩盖不住失望之色。

然而他的眸中却又满是不甘,朝李秘道:“光海君与李爵爷的交情,本官自是清楚的,但朝鲜对大明天国有多重要,李爵爷是打过仗的,不会不清楚这一点吧?”

柳永庆乃是朝鲜文官之首,嘴皮子自是最厉害的,不过李秘摸清楚了本质,也就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罢了。

“正是因为知道朝鲜的战略意义,本爵爷才不愿朝鲜再生乱端,阁老想必也该明白,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比光海君更合适了,不是么?”

柳永庆重重叹息,只能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李爵爷所想固然不错,本官也是认可这个看法,然则古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光海君毕竟是庶子,眼下嫡子乃是永昌大君……”

“永昌大君年纪虽小,但聪慧过人,君上虽然身子不太方便,但……加上我等老臣辅弼,永昌大君相信很快就能够执掌朝政了……”

李秘知道柳永庆想说甚么,只不过这借口实在有些苍白,李秘是亲眼见过李昖的,这老国王连脑子都不清醒了,即便能够多苟活个三两年,也没甚么实质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