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182节(1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2236 字 9天前

老周头惋惜道:“没见过,那皇帝是谁都能见的吗?也就满宝,每天都进宫才能见到。”

众人听了惊叹起来,都觉得神奇得不行,毕竟周满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不过周满从小到大都很聪明就是了,主要是她爹也很聪明。

年纪大的那些就忍不住看了一眼满脸褶子的周金,觉得他虽然没有他弟聪明,但运气好呀,竟然养出了这么一个闺女。

有人就道:“还是娶的媳妇好啊。”

“是啊,可惜钱家生的孙子多,孙女少,不然……”

“看下一辈吧。”

“不容易啊,金叔家现在也没几个孙女。”

“咦,对了金叔,二丫说亲了没有?”

周金就挥手道:“还没呢,她的亲事我和她奶奶都不好说了,得满宝来提。”

才起了心思的众人不由问:“为啥?”

“太能干了,”周金毫不避讳的道:“她现在一个人能赚的钱比她四叔还要多,要是说了一般人家也太委屈了,我和她奶奶认识的人少,所以交给她小姑了。”

周立君年纪不小了,在京城的时候老周头不是不急的,但经过周六郎,他和钱氏的忍功都高了不少。

而周立君从草原上回来就找老两口算了一笔账,主要是算了一下她今年赚的钱,以及这一趟草原她都干了啥。

然后直接和老周头钱氏道:“爷爷,奶奶,我不想回去种地了。”

老周头当时没领悟过来,直接道:“谁让你回去种地的?是不是你娘?”

钱氏则听懂了孙女的意思,略一思索后便道:“你的婚事我让你小姑上心一些,你自己也留意,不想种地就不种吧,我们一年到头干的还比不上你出门一趟赚的零头,你能养活自己就好。”

第2022章 过年二

老周头在村头说的话没过多久就冯氏就听说了,她立即去找钱氏,“娘,满宝要给二丫说亲呀,说的是什么人家?”

钱氏:“……还没影儿呢,不急。”

“二丫都那么大了,还不急呀,村里和她一样大的姑娘都当两个孩子的娘了。”

钱氏手上的动作没停,继续揪着面团,“怕什么,六郎成亲也晚,不也说了一门好亲事吗?自己有本事,就是再晚也会有好亲事的。”

冯氏若有所思,觉得婆婆说的倒也没错,可是……她也有两年没见过女儿,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冯氏忍不住问,“娘,翻过年您和爹还去京城吗?”

钱氏想了想道:“不急,家里事情要是多就不去了。”

冯氏很想他们去,便是她不能跟着去,他们去了也能看着孩子一点儿,二头二丫都在京城,他们年纪都不小了,也该说亲了。

钱氏将儿媳安抚住,就扭头对正在修农具的周三郎道:“三郎,天不早了,去把你爹叫回来。”

以前这种事都是家里孩子去做的,但现在孩子们都不在家,周三郎只能先放下手中的活儿去喊爹。

老周头被叫回去时还有些意犹未尽,村里人也都意犹未尽,几个和他玩得好的人还跟着一起往回走,然后站在老周家的围墙外面又说了半天话才散了。

现在老周家在七里村是很体面的,人缘看着也比以前更好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满宝当官了,是七里村最有出息的一个人,还因为老周家对七里村的影响。

村里现在许多人家都种了药材,山药、生姜和女贞子都是几亩几亩的种,收起来的药材,一部分是给周二郎卖到县城、府城和邻县;另一部则是交给周四郎卖到更远的地方。

这两年因为这个他们就赚了不少钱,所以这次周四郎回来带的十几头牛光村里就有四户人家买了。

其他的则分别卖给了附近几个村子。

因为都是乡亲,老周头做主少了一些,每一头牛比县城牛市里卖的少了一百文左右。

老周头做出这个决定时也是有点儿心疼的,但他却对几个儿子道:“这儿才是我们家的根儿,你们往外做生意,满宝在京城当官儿,但不论走到哪儿,以后总要回到这里来的,所以该给乡亲们的好处就要给。你们兄弟现在大半都在外面,乡亲们盖房子、娶媳妇、送老人,你们全都帮不上忙,情分就只能从别的地方给了。”

周二郎等人点头应下。

老周头话音一转道:“但也不能给太多,家里的钱都是你们卖命赚来的,出去做生意危险着呢。”

钱氏却是道:“升米恩斗米仇,就是带着你们几个表哥表弟,也要注意分寸,该给的给,不该给的不要给,不然好好的人要别你们养坏了。”

这次回来,周四郎打算带钱家两个表哥出门,主要是进出草原,很多事儿还是自己人才会卖命。

他们也并不是一点儿危险没有遇见的,上次他们因为人手不够增加了两辆车,人就是现雇的,结果一遇到危险就跑了,还顺了他们一些货物。

倒是他带着的三子几个和向铭学手底下的那些人稳得住,所以周四郎觉得还是自己人好用。

周二郎现在负责附近几个县和府城的药材生意,每次出门请的都是村里的青壮和舅舅家的人,不过他只秋冬的时候忙,毕竟他们种的药材都是那时候收。

因为这些,老周家现在村里很有威望,连村长有些什么事儿都喜欢过来找周二郎商量。

当然,在老周头他们回来以后变成了找老周头商量。

村长这次就找老周头商量着今年祭祖要不要给老祖宗供一个猪头。

七里村以前很穷,祭祖的时候有鸡有肉和有鱼,但就是没怎么供过猪头,毕竟猪头很贵。

上次给老祖宗送猪头还是因为听说满宝当官了,村里自己就热闹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