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招降沈如(1 / 2)

明末资本家 燕忌南 1797 字 7天前

沈如猜测得不错,他走之后,满清的朝堂便闹开了,什么意见都有,吵吵嚷嚷,把皇太极吵得头皮麻,他不由得再次想起了沈如那句有些奉承的话。([ [

看来,整个满清,只有自己才是明白人啊!

现在满清的官员一共有三种意见,按说两方谈判,不是“战”就是“和”,可是这群有才的满清官员,硬是提出了三种意见。

一般比较年轻的满清官员都不同意满清和大明议和,更不愿意停战,他们建议,立刻调集满清的八旗精兵,乘着冬季,明军不习辽东的寒冷天气,向大明包围满清的三个方向起进攻,逐个击破,方能打击明朝的嚣张气焰。

老成一点的满清官员则建议暂时和明军议和,乘着双方停战的时间,休养生息,动员更多的八旗子弟参军,然后重新布置兵力,待来年开春之后,待明军出动之时,在出其不意间,先向明军起进攻。

说实话,这个意见其实是不错的,因为满清现在新败,大明新胜,明军占据了满清四周的险要之地和坚城,况且明军善守,没有那个满清的将领敢拍着胸口说自己能攻下由明军驻守的坚城,所以现在即使满清勉强调集兵力和明军展开决战,也是枉然,除了多吃几个败仗,似乎没有什么作用。

其实不论是支持议和的,还是支持立即开战的,他们都有一个思想,那就是绝对不喝明朝妥协,誓死和明朝打到底。

相对于前面两个意见,最后一个意见,那简直是不靠谱得没有边了。

据提出这个意见的人说,他这一招叫釜底抽薪,所谓釜底抽薪,就是把大明的谈判使者沈如招来给满清效力,让沈如告诉满清人,主持向满清进攻的叶思文,到底是什么想法。

而且,以沈如的口才,完全可以派他去出使蒙古,游说蒙古各部,让蒙古重新和大清结成坚固的联盟,按照沈如在满清朝堂表现,几乎所有人都不能怀疑沈如的游说能力。

说实话,提出这个意见的,那不是人才,那是天才!不过天才和傻子,有时候也是一线之差啊!

沈如一看就是一个狡诈得没有边,且在大明混得风生水起的主,要把他笼络到满清朝堂,得花多少代价啊?

这个意见提出来之后,在很多人眼里提意见的人肯定是小时候凉药吃多了,亦或是脑袋被门夹过,或者是脑袋已经进水了。

总之一句,提出这个意见人,要不就疯了,要不就傻了。

若是平时,满清的官员早就跳出来骂人了,但是他们今天无一例外的保持了缄默,因为提出这个意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坐在汗位上面的皇太极。

满清朝堂可不是大明朝堂,大明的朝堂上,大臣骂皇帝那是家常便饭,逮着机会就骂,可是你在满清朝堂试试,若是满清的主子不砍你的头,也得流放三千里,所以满清朝堂的言官那就是虚设的。

不,满清的言官还是有一点做用的,那就是给他们的主子歌功颂德,坏事说成好事。

明朝皇帝出去玩,那就不务正业;满清皇帝出去玩,出去玩那叫微服私访;大明皇帝御驾亲征,那叫乱搞;满清皇帝御驾亲征,那叫开疆拓土,开创万世基业;大明皇帝天天被人骂,虚心接受意见,还被冠以昏庸的名头;满清皇帝动辄就杀敢于指责自己的言官,却被称为英明贤主。

所以,即使皇太极提出这个不靠谱的意见,满清的大臣也不敢反对,他们可不想自己头上吃饭的家伙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有了。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提出这个不靠谱的主意,那是因为他看见了沈如的勇气,面对刀枪油锅阵不为所动的,也只有古时候那些不要命的使者干得出来。

皇太极看见的,还有沈如口才,在朝堂之上,舌战满清群臣而丝毫不落下风,这比起当年的诸葛孔明也不遑多让。

综合看来,皇太极认为沈如的外交能力,和古时候那些有名的使者已经差不多了,如是这样的人能为自己所用,何愁天下不平?

只是皇太极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真正的能力,还有一门功夫叫装逼,所谓装逼,就是袋中没有二两银,偏偏还敢上秦淮河画舫的主。

沈如正是这样的人,不过他还是有些能力,不过是三七开,真正的能力三层,装逼的功夫七成,两相结合,倒也可以笑傲外交界了。

皇太极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后,满清朝堂一片死寂,所有的满清官员都如同石化了一般,呆呆的看着他们的大汗,似乎想要看看他们的大汗脑门上是否有被门夹过的痕迹。

难道皇太极的思想还真停留在三国时期,大衣一脱,豪言壮语一说,别人立刻就被他的王霸之气震慑,乖乖的拜倒在他的脚下,任凭差遣。

不要逗了,现在是利益的时代,没有利益的事情,谁干?

沈如既然敢冒着生命危险出使大清,大明肯定给了他足够的好处,而大清能给他什么好处呢?

现在大清如同秋后的蚂蚱,都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用虚的官职什么的肯定收买不了沈如,可是现在大清又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银呢?有钱早就了饷钱了,哪有钱来收买敌国使者?

良久,叶昇暗中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皇太极着了什么魔,居然想出这等昏招。

若是此时沈如知道皇太极想要招降他,不知道该笑成什么样子,若是他知道自己的两个马屁便如此给力,他在满清朝堂的时候,肯定会对皇太极大拍马屁,让皇太极一举答应和,他也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大明的外交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他成为沈惟敬之后,第二个左右天下大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