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变天中之选德殿之变(1 / 2)

选德殿外已经是一片混乱,上千的兵士厮杀在一起,喝骂声、兵器的撞击声、惨叫声、**声不绝于耳,地上横七竖八的倒伏着无数的尸体,有些还没有断气,趴在地上不停的抽搐,出凄惨的声音,却无法引来任何同伴的关注,甚至还会被人踩踏至断气。

大片大片的鲜红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选德殿外的花草树木早已破败不堪,与血渍混在一起,是的地面都变得有些泥泞了。

不远处有一座四角凉亭,凉亭周围五十多个精壮兵士紧紧围护着凉亭中的人。凉亭中有三个人,一老二少,其中一个竟然身穿金色九爪龙袍,但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年轻人居然站在左侧,与右侧的年轻人分立于瘦弱老者的两侧。正是秦桧父子以及恩平王赵琢!

“父亲,殿前司的侍卫怎会如此英勇?”秦熺看着混乱的场面,有些疑惑的问道。

“相爷,这些好像不是普通的侍卫,会否我们的计划泄露,父皇早已有了准备,不然怎么可能抵挡这么长时间?”虽说只要事成,他就能够登上皇位,可如今在最后关头前的这一耽搁,让赵琢心中没底,虚了起来。

秦桧站在当中,只是密切关注着场中的情景,看着双方的厮杀,又看了看紧闭的选德殿大门,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父亲,要不然孩儿再去调些兵士过来,孩儿就不信他们还能顶得住!”

“站住!”就在秦熺拔腿要走的时候,秦桧开口了,“老老实实在这里等着,那些侍卫支撑不了多久了。”

“可是父亲,那些都是咱家的护卫精英,就这么白白死了,岂不可惜,难道您不心疼么?”

秦桧当然心疼了。眼前围攻选德殿除了少部分恩平王赵琢府中的侍卫外,绝大多数都是他府中的侍卫以及暗中蓄养的私兵,对他极为忠心。这些兵士培养不易,眼下死伤不少,他怎可能不心疼?

可是没有办法,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鉴于自己的登基方式,为了避免后人效仿,一直重文轻武,以文治武,武将根本没有兵权,即便战时统军的元帅也是文臣,武官只能为将,等到战事平息,武官交还兵权,绝对没有造反的可能。

文臣统军,由于大多不懂军事,加上文臣多半自傲,看不起被他们认为粗鄙的武人,所以很难跟兵士打成一片,断绝了文臣谋反的可能。

而武官虽有统军之才,但无兵权,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所以也不可能收买人心,很难造反,因此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极少生军中哗变叛乱。

就算是苗刘之变,也是占了金人南侵的便宜。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赵构不得已重用宗泽、岳飞、韩世忠、张俊、刘琦等一干武将,终于使得武将能够掌握兵权,这也给了苗刘二人兵变的机会。

由于苗刘之变的影响,随后赵构开始对武将统兵产生担忧,随后的对金求和,剥夺军权一举,多少都有苗刘之变的原因。

即使如今秦桧势大,手中掌握了临安城中三衙的兵权,可三衙虽然有兵,但却无调兵之权,全靠他手中还握有枢密院这一大宋拥有调兵职权的重要机构,将两者结合,才能够使得今日三衙兵士封闭城门,肃清街道,把手皇宫。

正是这个缘故,像吴罡这样的三衙副都指挥使根本不能保证手下的兵士有多少是真心替其卖命,凡事最关键的地方,派出的都是自己的亲兵。就像眼下,这些拼死阻挡自己进入选德殿内的侍卫,本应是听命与殿前司,可看到他率兵逼宫,依旧选择了阻挡。

因此秦桧不敢调集重兵攻打,真正依靠的就只有这些私兵亲兵,绝对不敢将其余兵士调入宫中,因为宫外的大部分兵士根本不知道今日生了什么,他们只是按照命令执行罢了。为了避免生不必要的意外,他是绝不会同意秦熺的建议的。

“殿下,请稍等片刻,等吴大人带着亲兵到来,局面就能生改变了。本相今日定保你荣登大宝。”

步军司和马军司的副都指挥使如今正带着各自的亲兵把守着重要地段,秦桧可以指望的就只有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吴罡的亲兵了。

原本秦桧根本没有想过这么早动手的,兵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筹划很久,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然后再逐一选择可以完全信任的心腹,从而逐步增加人手。

奈何秦三从秦天德岸边打听得来的消息,说是赵构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不得已他只能仓促行事,除了三衙的副都指挥使和枢密院事这几个人知道自己此次的兵变外,其余党羽知者甚少。

一想到秦天德,秦桧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因为秦天德没有将赵构探望时所说的话禀报给他,显然是心中另有打算。若非他控制了秦三,说不定这件事又会生什么变故,因此今日兵变,他拒绝了秦天德提出的贡献出自身护卫,并且相随的建议,将其打到普安王府看住赵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