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七月便已过去,更加炎热的八月却到来了。
在施行了全军大比武的措施之后,这些士卒们为争夺朔州第一团可谓是煞费苦心,常常在操练结束之后仍在校场上训练。虽然士卒们自觉的加大训练力度让众位将领高兴不已,可是,因训练量的增加而带来的粮草消耗的加剧,也让负责后勤的官员们烦恼不已。
在七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千侦察营士卒在李扬的带领下往北面的云州而去,将会在李世绩帐下听令。而剩余的一千五百名士卒则是仍呆在朔州,服从李靖的直接领导。
也是在这一个月里,从长安运过来的第二批物资到达朔州。这批包括了五千发炮弹和近万枚手雷的物资在抵达朔州时,便被炮兵和侦察营的士卒抢了一空。而那些府兵看着这些圆圆的铁疙瘩也不知是什么,也就没人去要,便宜了侦察营和炮兵。
第二批物资里面还有大量的腊肉干,抹上盐风干而成的肉干,吃在嘴里除了咸味和肌肉纤维的味道外,什么都没有,不过这种肉干还是遭到了士卒们的哄抢。
为了维持纪律,李靖不得不将几名哄抢得最厉害的几名士卒杖责示众。
这一日,张允文正在炮兵大营中给张混等人讲解炮兵的基本战术,这时候,忽然一人过来通报,说是大将军叫人唤张允文过去。
张允文只好丢下张混等人,慢慢的来到朔州城内,李靖的大帐处。
一进大厅,张允文便看见两名身穿青衣的人站在李靖身边。这二人张允文倒是认得,乃是这三万大军的记室仓曹,专门负责这三万大军后勤的。
“允文来了!”李靖见到张允文,热情的招呼道。
张允文先对李靖行了一礼,然后又向那两名记室抱了抱拳。二人连忙回礼。
“来来,先坐下,听听曹大人的说法!”在李靖的招呼下,张允文坐在那位记室曹大人的对面,目光注视着他。
曹大人清了清嗓子,将事情娓娓道来。
等曹大人说完,张允文这才知道原来是军粮出了问题。
按照大唐律法,府兵外出作战,军粮及横刀弓箭等武器需要府兵自备,而甲胄、钢弩、陌刀等武器却是由朝廷发放。然而在此次作战中,已经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僵持时间了,士卒们带的粮食早就吃完了,现在吃的都是朝廷供给的军粮。除了府兵,三万大军中还有侦察营、炮兵这样的募兵,他们是纯粹的职业军人,从吃到用,一切用度皆由朝廷开支。也就是说,从七月下旬开始,记室仓曹面对的是三万人的补给。若是李靖速战速决,在一个月内击垮突厥,攻下牙帐,那样的话则只消负担募兵的后勤,可是进入到僵持状态,这样拖着,就要负担全部军队的后勤。
而这样的后勤消耗实在太快,刚到八月上旬,朔州城内的十万石粮草便消耗得七七八八,剩余的不足支撑十日,而长安那边的第三批物资运来还需要一个月,太原那边的粮草还需要七日才到。
而李靖找来张允文的目的便是想让张允文去一趟太原,争取能说服王家在这批粮食运出之后,再加运一批粮草过来。
听到这个命令,张允文不由沉默了一下,片刻之后,这才道:“大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为大军要来足够多的粮草!”
李靖欣慰的点点头,拍拍张允文的肩:“既是如此,那一切便拜托允文了!”
张允文重重的点了点头,回到营帐,心头却是很是不爽。他不太喜欢干这种和人谈判,勾心斗角的差事,而是更喜欢千里奔袭,秘密潜入之类的刺激性任务。但是,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种观念已经深入到他的骨头里面,所以,即使不喜欢,任然会去做。
带上六名全副武装的亲兵,张允文当日便出了朔州城,往太原方向疾驰而去。
此时的太原城和朔州一样,进入了战时管制。柴绍在太原驻兵一万,作为侧翼和后应,支援朔州李靖。
张允文进入太原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了一下柴绍,这位名义上的姑父。如今的太原可以说是处于柴绍的控制之下,有些事当然要和柴绍说上一说。
柴绍乃是平阳公主的夫婿,李世民的妹夫,他张允文娶了李世民的女儿,当然就得叫柴绍一声姑父。
柴绍的大帐也设在太原城内一座豪华的院落中。站在外面,便可看见里面的亭台楼阁,水榭雕栏。进入里面,只见身穿闪亮明光甲的士卒手持长矛站在院落中的各个位置,几乎是全方位防御。而这些士卒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彪悍气息,虽然比不上张允文身边的亲兵,但也是百战老兵了。
“小侄张允文见过姑父大人!”张允文向坐在堂上的中年男子一揖行礼道。
“哈哈哈,今日刮的什么风,竟然把允文给吹来了!欸,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来,坐下说,坐下说话!”身穿一身锦袍,腰悬玉佩的柴绍一见到张允文便起身热情的迎接道。
张允文与柴绍曾经在长安见过几次,主要是皇家宴会上。但是要说二人有多么的熟悉,那却是谈不上。
二人坐下之后,张允文便开门见山的将来意说了一遍,柴绍听罢,微微一笑:“王家的王屈已经派出全部人手,满天下的收购粮食。再加上王家在太原的粮食,足可以供应十万大军一年。所以允文啊,到时候见到王琼那老匹夫,记得多要一点,不要客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