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获(1 / 2)

ps:看《汉儿不为奴》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汉军旗的火铳肯定能打死人,周士相再不识货,等到秦智生拿铳轰了一枪后,也知道这火铳的厉害了。这玩意要是放近了打,可不是后世传闻中只能将脸打成麻子或是烫伤这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会要人命的。

火铳的发展,周士相虽然前世当过兵,但对此也不是太了解,但想既然明朝的神机营当年能够靠着火铳纵横漠北,而有明两百多年,火铳也一直是明军的正式装备从来未被淘汰,仅此而言,便没道理说明代的火铳是烧火棍。因为真要如此的话,怕是火铳早两百年就被淘汰,当年明成祖何等英雄人物,焉会让军士装备打不死人的武器,须知这位可是一生征战,直至死还在出征之路,这等人物,眼光可不是后人能比的。

明军如今谈铳色变的原因根子还是文贵武贱和饷银的问题,前者压制了武将的政治权利,使得军队在朝廷根本没有发言权,武将受制于文官,文官却多不通武事,自然不会去重视军器生产和更新。而后者则是直接断了军工生产的根子,如同卫所制一般,世代匠户模式同样使得擅于制作军器的匠人一代不如一代,造出来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一代不如一代。再好的东西,没有足够的银子也休想造出好来,历史已经证明,明末时的明军火铳完全是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产物。

一优一劣,一重一轻,最后的结果就是这几十年来战事的最直接体现,放在广东一省,则是直接体现在汉军旗的强悍上。李定国两攻广东可是吃了不少汉军旗的亏,当日在新会城中,周士相日夜都能听到城头上的火铳轰鸣声。

火铳不可能没用,相反,这是利器,便是没有秦智生的演示,太平营中铳伤亡的百余士兵也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周士相——火铳有用。

.........

枪及前世当兵的经历让周士相对缴获的火铳很是喜欢,反复拿着汉军旗的火铳看了又看后方才放下,命令让秦智生将缴获的火铳全部集中起来保管,所有旗兵身上的火药袋子更是要全部捡回来,绝不能漏了。

火铳的构造太过复杂,放铳也是一门学问,虽然秦智生、蒋和等人言语中多次强调火铳无用,周士相还是决定要成立太平营的火器兵,并且日后一定要对这些还依赖火绳点火的火铳进行改进。

改进火铳的最好办法莫不过于借鉴这时代已经稍稍领先大明火器制造的欧州人,而离大明最近的白人据点离香山县并不远——澳门,这座后世的赌城,眼下却聚集着众多欧州来的传教士和科技人才,同时也是一座军火之城。大明能够从澳门大量购进火炮和火铳,周士相也能,只要他有足够的银子。在真金白银面前,那些本就是来东方发财冒险的白皮猪们没有理由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