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虏(1 / 2)

周士相不愿将清军俘虏全部处死,但以太平军一家之力又无法吃下这么多俘虏,毕竟大战之后的太平军只剩千余人,一下吸纳四千人的清军降兵,主次完全颠倒,这可是会要了太平军命的。

胡德玉提出尽诛降兵,也让周士相对这个外表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前台山知县刮目相看,暗自佩服这位县尊大人端的好胆量,好杀心,这事换作同样是读书人出身的宋襄公便办不到。如此人物,倒也不能小瞧了。

降兵肯定是不能尽杀的,周士相无法接受胡德玉这种完全浪费人力资源的建议。他找到陈奇策和吴远,将他的意思说了。周士相认为这些降兵虽然都是助纣为虐、背弃祖宗的王八蛋,但毕竟他们也是汉人,旗兵也好,营兵也好,在满州人眼里还是汉人,因此对他们可以同满州人区别对待,毕竟这么多上阵杀过人的降兵对太平军、对水师都是有利用之处的,凭白全杀了实在是太过浪费。

陈奇策反复思量之后,认同了周士相的意见,吴远也觉得杀人并不是最好的处置办法,但如此数量之多的降兵到底如何处置也是个麻烦事。眼下明军有挟大胜之势压着,降兵们一时半会还不敢轻举妄动,可时日要是久了,难免他们不会闹出什么事来。再说,两军的粮食也不多,总不能就这样养着他们吧。

吴远问周士相有什么法子,周士相建议和分派民夫一样,降兵仍由两家共同瓜分。但在瓜分之前,须由降兵自己诛杀他们中间的军官,这样就可以除掉那些心里还向着清军的死硬分子。然后将旗兵和营兵分散打乱补充进两家军队。

太平军中本就有汉军旗降兵和绿营兵投附,又有过如何整顿改变降兵的经验,吸纳一两千降兵,虽说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但周士相自信可以解决,就算有些小的麻烦,也断不会影响大局。水师这边如果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么多清军降兵加入,大可以将他们当作夫子使用。这降兵人数再多,关在新会城中或是放在船上,手中没有兵器又无人领头,难不成还真怕他们反了天不成。等役使他们日子久了,绝了他们再投清的心思,到时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明军了。

周士相又说了个法子,可在降兵当中挑选一些精壮者,给他们一些权力,由他们来管理其他的降兵,如此一来,这些有明军撑腰和委派的降兵便成了明军最好的监督者,又可选一些表现不错的降兵直接补入军中,让他们脱离繁重的苦役生活,有了希望和榜样,再有自己人的监督,何愁余下的降兵不归心明军。再者这些降兵都是清军的野战军队,陆战于水师是个弱项,有了这些降兵,水师便更有把握守住新会,进而配合有可能的李定国大军威逼广州了。

听完这些想法,陈奇策挼须称赞,笑着让吴远去和胡德玉一起安排,他则拉过周士相沿江察看了下预备修建水师码头的地点。老将军这会满门心思想得就是如何将新会牢牢控制在手中,为此,他已决意将水师基地从海外的上、下川岛迁到新会来,新的水师营地就建在江边。途中,周士相提出愿以新会城头的红夷炮和水师交换一些铜炮。

新会城头的红夷炮都是清军从广州运来的大家伙,每一门都重达数千斤,这种大家伙只能摆在城头不能野战,因而太平军根本没有办法携带这些大炮进军香山。陈奇策的水师有不少战船,周士相看过,基本上每条战船上都安有数门至几十门不等的大小火炮,这些火炮有质量差些的铁炮,也有质量好的铜炮,重量也不相等,但无一不是比红夷炮轻便得多。

周士相原可将新会城的红夷炮都送给陈奇策,但水师的火炮家底之厚让他改变了主意,想着是不是能从陈奇策这里换来一些可以便于携带的铜炮,这样太平军到了香山后就能迅速组织起一支攻坚的炮兵队伍。

他也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理和陈奇策说这件事,不想,老将军却大方得很,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周士相这个交换的请求,答应一门红夷炮可和水师换三尊铜炮。另外,老将军听说太平军缺少药子,还慷慨赠送周士相药子750斤。对此,周士相当然是感激不尽。

………

被分押在各处的清军降兵被太平军和水师聚集在一处,随着明军的一声声命令,躲藏中降兵队伍中的清军军官被一一指认带出来,计有213人,其中汉军旗的有53人,余下都是绿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