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干票大的(1 / 2)

东山炮台陷落之后,海阳水寨再无屏障。安南水师统领黎珠中炮晕厥后被其部下死保至水寨。酉时,黎珠清醒,此时海面上仅存数艘正在起火燃烧的安南战船,其余船只尽数覆没。水寨之内军民人等数千,却无一可战之兵,也无敢战之心。

诸将仓皇不知决断,黎珠命人查探阮国维、郑海下落,后知郑海阵亡、阮国维落水生死不知后,黎珠即有意放弃海阳水寨,军民人等自行往南定府方向逃难。诸将有人却言东西两山炮台尚在,此时放弃水寨,无疑动摇东西两山,军民自行撤退亦如大败退,明人尾随于后,恐难走脱。

黎珠迟疑不决之时,东山败卒数人前来禀报,称炮台已陷,统领郑华与数百军民义勇跳崖殉国。黎珠闻讯,再不迟疑,忙令放弃水寨,军民人等立即往南定府方向逃窜。弃寨命令一下,水寨顿时乱成一团,数千水师家眷扶老携幼,哭奔泪嚎,一派末世景象。

听得东山有明人喊杀之声传来,海上明人水师又发炮轰打水寨,根本无法组织家眷百姓撤退,黎珠便只领亲信部众百余人骑马逃窜。途中遇姗姗来迟范永锦一行,得知水师尽没,水寨被占,黎珠欲退往南定府,范永锦大吃一惊,抱住黎珠马腿哀求不可轻撤,当发令周边调集一兵、义勇夺回水寨,不使明人水师在国境立足,同时快马往升龙府求援,否则于国有大祸。

黎珠不听,言道军心士气皆无,难以夺回水寨。范永锦无奈,只得又道便是不夺回水寨,也不当撤往南定,当纠集残兵调集周近一兵驻防山南关,免明人趁势攻入腹地,危胁南定,震动都城。

范永锦所称一兵为安南郑家兵种之一。郑氏有兵七万六千余人,其兵分两种,一为优兵,兵源来自清化、义安等府,按三丁抽一之例抽兵;另一种兵称为一兵,兵源来自北方四镇,即山南、京北、海阳、山西四镇,按五丁抽一例选兵。

郑氏规定,优兵驻防于京城,选充宿卫军,守卫皇宫、主府。因优兵有公田供养,又可得加封职敕,故郑氏将领多出自优兵,战力也比一兵为强,乃郑氏禁卫精锐之军。东山炮台守将郑华所领2000余兵便是从南线紧急抽调回来的优兵。郑家眼下有优兵50000,其中半数驻防南线兰江、香山一线与阮氏军队对峙。余下则大半驻防于升龙府,拱卫京畿。

而一兵则轮值守卫各镇,侍侯官员,多余者令其回乡种田,待有需要再行征召。郑氏兵册上,一兵在额23000余人,分作数十奇,每奇200至300人不等,留一半在伍,一半归乡,如此轮流。换言之,一兵便如明朝卫所之兵,战力不如优兵,饷俸也是不如,只被郑氏视为地方治安之兵。前些年与南方阮氏交战,从未有调一兵。除一兵、优兵外,便是各府县自行募集乡勇,不过乡勇比之一兵更差,平日根本不得操练,大抵只是用来为前线运输军粮,承担役夫之责。

眼下南定附近没有优兵,但邻近各府县有一兵和义勇,水寨又有溃兵逃散,稍加整合也能得千余人可用。范永锦建议便是令黎珠整合溃兵、调集一兵乡勇据守山南,如此明人无法深入腹地获取补充,他日谈判之时他便可据此争取,迫使明人撤兵。倘若就这么放弃山南直奔南定,那明人便能趁势在安南腹地抢掠钱粮财货,补给不断,又谈何撤军。

可惜黎珠却未采纳此正确之见,而是以伤重,耳鸣,头眩心跳,须往南定寻医救治为名打马而逃,一路狂逃100多里,直至逃入南定府。范永锦于道上悲愤大叫,称黎珠此举乃是引狼入室,自弃屏藩。悲愤之余,范永锦领着随从数十人倒有心收拢溃兵,可溃兵却无一人理会于他,不得已只能也往南定逃奔,同时派人快马往升龙及左右府县镇报讯。

海阳水寨,西山炮台守将阮雄见东山已陷,水寨乱成一团,唯恐明人趁势攻打西山,遂不顾部下所劝,不战自退,逃跑途中甚至派兵掳掠逃难水师家眷,使得道途哀载。

此时已日落西山,因对海阳水寨周遭地形不熟,赵自强便传下军令,命水师进驻安阳水寨,收拾残局。十一镇接管东西两山炮台,十二镇与水师一同入驻水寨。另外命人收容俘虏,择选青壮统编名册,择日送回广东充为矿工,伺天亮之后挑用向导向安南内地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