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 一(1 / 2)

1944年5月1日。在远处传来的隆隆轰鸣声当中,红十月铁路线上的小城克林周遭,到处都是一片紧张繁忙的气氛。大队的红军步兵,牵引式的a-19加农炮、zis-2反坦克炮和zis-3加农炮,还有车身低矮,炮管细长的su-57型坦克歼击车,在夜色降临的时候,就从城外不知道什么地方隆隆开来了。

看看这些官兵士气高昂和装备整齐完好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不是苦战多日的预备方面军,而是从莫斯科开来的生力军了。

由科涅夫元帅指挥的预备方面军打到4月30日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全部的阻击任务,兵力也从原来的50多万下降到了不足25万。

10天的苦战,有至少25万将士牺牲、重伤……或者背叛了gc主义事业——当了俘虏!

而且预备方面军大部分的重装备,也在10天的苦战中损失殆尽了。打到这个程度,预备方面军也算是伤残了。所以在4月30日夜晚,红军统帅部就给科涅夫元帅下达了撤离战场前往弗拉基米尔州境内休整的命令。

大批从东方征集来的新兵和乌拉尔工业区生产的或是通过北太平洋“生命线”运来的武器装备,正在古老的弗拉基米尔城等待着预备方面军的接收。

按照计划,科涅夫的方面军有2个月时间进行扩充、整编和训练。将从原本的重型化部队,转变为相对轻型化的部队。

su-57坦克歼击车、美式的m1型57mm反坦克炮、zis-3型76.2mm加农炮和m1938式122mm榴弹炮将会成为预备方面军所属各部队手中的重武器。同时卡车和汽车数量将会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马车和挽马——也就是说,今后预备方面军所属的3个集团军,将会从摩托化部队倒退成为“挽马化”部队。

而这样的倒退,当然是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形势。由于苏联的工业实力因为战争失利出现倒退,已经没有能力供应大量重型化的部队。

所以全面的轻便化改革,将会在第一次莫斯科会战胜利后启动——虽然红军最高统帅部对眼前的这场大会战比较乐观,但是他们也不认为可以把欧洲联军从莫斯科城下驱赶得很远。

因此未来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莫斯科会战……

而取代预备方面军在克林和红十月铁路沿线(加里宁市到莫斯科段)布防的,则是从莫斯科城内开出来的是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上将指挥的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

在这个时空,第62集团军是为了保卫莫斯科而成立的部队,集团军下没有设立军一级的指挥机关,而是直接统辖步兵第87、98、112、131、196、229、244、315、399等9个师,以及第23独立坦克歼击团(装备美国援助的m10坦克歼击车)和第20坦克歼击旅(装备苏制的su-57坦克歼击车)。总兵力多达13万,是典型的“重型化”步兵集团军。

不过因为该集团军的主要使命是保卫城市,所以并没有配属多少汽车,因此是没有什么机动能力的。集团军的重炮,都是由直属中央方面军的汽车团拖出莫斯科城,摆在红十月铁路线以东的预设炮兵火力据点里面——莫斯科市到加里宁市之间的红十月铁路沿线当然是苏联人修建防御工事的重点,在红十月铁路线东侧修建了大了的三角形重炮坑和防装甲战壕,而且在各个重炮坑之间还有简易的公路相连,可以使用挽马拖拽火炮,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转移。

另外,为了防止来自空中的打击。在这些重炮坑附近,苏联人还修建了大量的半永备式高炮/高机火力点。这些火力配合着防装甲战壕巧妙布置,既可以对付来自空中的敌人,同时也能用来打击步兵和轻装甲目标,堪称重炮兵的守护神。

而由铁丝网、反坦克壕沟、反坦克地雷、反步兵地雷、步兵战壕、各种精心挖掘的火力据点、半永备要塞防御工事和伪装公路(就是用大量的绳索或铁丝将公路两边的树木栓起来,然后在绳索或铁丝上放上树枝以掩盖道路)组成的防御体系,则沿着红十月铁路线的西侧一字排开,拦住了德军第48装甲军的去路。

5月1日清晨,就在苏联第62集团军刚刚完成对红十月铁路西线阵地的接管的时候,德国空军丢下的炸弹和火箭弹就像刮风一样掠过了他们接防的阵地。一瞬间,高高低低的烟柱在苏军战线上面同时直冲云霄。这次空袭的强度比苏军曾经经历过的任何一次空袭都要大,不仅出动了大量的fw-190f/g、hs-129以及法国人的br.720这一类可以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而且还出动了数百上千架次的do217和ju188,投下了数以千吨的炸弹和白磷燃烧弹。顿时就把苏军阵地变成了火的海洋!